青島心理咨詢:心理學史那點事:大家都有病

晨曦小編 | 點擊:412 | 2018-03-11 22:07:00
青島心理咨詢師為您解讀好文:

【必須有病】“ 你們學心理學的心理都有問題吧?”,這是一種心理學人常遇的外界誤解。不過,話說回來,在心理學史上,確實存在一些這樣的“ 久病成良醫(yī)”的大家,他們本來就因為一些自身的問題和情結(jié),然后深入思考、鉆研、自療,最終也形成了自己的理念和療法,從而讓更多的人受益。不一樣的童年,不一樣的遭遇,最終也造就了不一樣的成就。

愛咋咋地 森田正馬

【病秧子】森田療法的創(chuàng)始人是日本人,他爸是個老師,日本人教育孩子那叫一個嚴:5 歲就送去讀小學,學校作業(yè)多,他爸又開小灶,每天回家學古文,背不完書別睡覺……終于搞出了學??謶职Y,一上學就哭, 然后就病不斷,12 歲還尿床,16 歲心跳過速,高中神經(jīng)衰弱,大學又得了腳氣……一直堅持換著樣生病玩。

【何棄療】森田正在讀大學,神經(jīng)衰弱加腳氣,醫(yī)囑回家休養(yǎng)。但回家就沒法考試了,就得補考,不靠譜的爹好幾個月沒郵學費了,都沒錢買藥了。怎么辦?森田心一狠:橫豎不是個死嗎,藥不吃了,病也不治了,考試。 ———結(jié)果,考得好,病也好了。創(chuàng)建了森田療法,其精髓就是:順其自然,為所當為。通俗點講就是遇到事,已經(jīng)這樣了,愛咋咋地吧。

能說會道 艾利斯

【問題兒童】艾利斯,對,就是ABC 理論那個艾利斯,有個不靠譜的媽。不關心孩子,上學走的時候媽媽還在睡,放學回家沒人影。小艾利斯身體也不好,腎臟發(fā)炎然后扁桃腺發(fā)炎, 然后再鏈球菌感染,5~7 歲間住了8 次院, 有一次還持續(xù)近一年,也沒啥人管。到了青春期,身體好些了,不過心理又有了問題……

【社交恐懼】艾利斯19 歲的時候社交恐懼,表現(xiàn)就像《生活大爆炸》的印度男,見到女的沒法說話。青春期的小伙子沒法和靚女交流,你說得多苦悶。憋得實在沒辦法了, 他強迫自己一個月之內(nèi),在一個公園找100 個女性約會,必須的。功夫不負有心人,99 個女孩拒絕了他,最后終于有一個女孩答應和他約會。而約會時這女孩放了他鴿子……不過還好啦,他的社交恐懼沒了,見女孩子不害臊了。

 


【ABC 理論】艾利斯不僅不害羞了,還能說了,后來他創(chuàng)建的理性行為療法就以說為主。說A( 事件) 不是C( 情緒后果)的直接原因,關鍵在B( 認知信念) 。女孩不理你( A) ,就一定痛苦嗎( C) ? 不一定,如果你有理性認知( B) :“ 女孩又不是老虎”,“ 找個女孩說話又不會死”,“ 拒絕你是她不敢高攀”……

【能說能寫】在能說之前,其實艾利斯年輕的時候更能寫,在28 歲之前,他就洋洋灑灑寫了20 本書,其中包括一本50萬字的自傳體小說, 投出去結(jié)果都被退稿。出版商看不上,但朋友看上了,因為他寫了許多宣揚“ 性解放”的文章,他的朋友認為他一定在這方面經(jīng)驗豐富,就全找他來咨詢“ 情感問題”,一來二去他發(fā)現(xiàn)自己在這塊挺擅長,小說也不寫了,跑到哥倫比亞大學念心理學去了。

【太能說了】拿到心理學博士后艾利斯開始學精神分析。第一次接受分析體驗時,他的治療師讓他自由聯(lián)想,然后他就不停地說了一整個小時,治療師完全沒插上話。完事后他的治療師說,“ 哎呀媽呀,你咋這么能說呢?! ”

【生活意義】“ 我對生活的態(tài)度是順其自然。因為我們不是被邀請到這個世界上來的,而是被動地來到這個世界。生活本身并沒有什么意義, 是我們給了它意義,我們自己決定什么是我們喜歡的,什么是我們不喜歡的,什么是我們特殊的目標和目的, 從而為我們自己的存在選擇了意義。 ”———艾利斯

【必須主義】艾利斯認為絕對性的觀念是人類痛苦的重要根源:女性必須要減肥, 學生一定要學習好……這些皆為不合理信念。他發(fā)明了一個詞“ musterbation ( 必須主義) ”, 并聲討之,“ 必須主義就是狗屎! ”———在英語中,這個詞與另一個詞很像:musturbation( 手淫) 。你說他是故意的呢,還是無意的呢?

愛與焦慮 羅洛梅

【有病】存在主義心理學大師羅洛 · 梅是個倒霉孩子,有個精神病姐姐,父母沒病,但也沒有什么文化。大學專業(yè)英國文學, 畢業(yè)后當了幾年英語教師, 然后到神學院讀了兩年神學,做了兩年牧師,然后得了肺結(jié)核———當時相當于絕癥, 躺床上胡思亂想等死,后來竟好了,學了心理學寫了本書:《焦慮的意義》。

 


【離異】身體不好入行晚,羅洛 · 梅40 多歲才拿到臨床心理學博士學位。學術(shù)上終于起步,按理說該過安穩(wěn)日子了,可兩口子過了30 年婚姻卻又停步了,老婆和他離了婚,一個人孤苦伶仃,又開始胡思亂想,終于搞出了那部存在主義心理學名著, 也是他的成名作:《愛與意志》。里面談的都是愛啊、性啊、死亡啊、意志啊、自由啊……聽聽這些詞!

【愛與意志】1969 年,羅洛 · 梅離婚后寫的這本《愛與意志》( Loveand Will) 面世,這是他最富原創(chuàng)性和建設性的著作, 該書有思想有體驗,一經(jīng)面世,便成為美國最受歡迎的暢銷書之一,曾榮獲“ 愛默生”獎。該書闡述了他對愛與意志的心理學意義的看法, 分析了愛與意志、愿望、選擇和決策的關系,以及它們在心理治療中的應用。寫完這本書兩年后, 他娶了第二任老婆……十年后,又離了。1988 年,再娶第三任,一起過了六年,他死了。

尋找自我 埃里克森

【爸爸去哪了】發(fā)展心理學家埃里克森還在媽媽肚子里的時候,爸媽就離婚了,親爸跑路了。3 歲時候生病,媽媽帶他去看兒科,醫(yī)生名叫赫姆伯格,他的病看好了,媽媽和這個醫(yī)生搞到了一起,成了他的后爸??嗝税@锟松L大后給自己取名埃里克 · 埃里克森, 看英文:ErikHomberger Erikson, 意思是他是埃里克的兒子,中間那個是后爸的姓氏。

【我是誰】雖然后爸的姓氏進入了自己的全名,但埃里克森( Erik Homburger Erikson)還是用名字告訴了后爸,雖然你現(xiàn)在給我當?shù)?但我Erikson,仍是Erik 的兒子。不過,親爹后爸,我到底是誰? 這個問題縈繞埃里克森一輩子,后來就專門研究青少年的“ 我是誰”了,提出了著名的“ 自我同一性”理論。

【自我同一性】埃里克森提出的“ 自我同一性”概念說的就是人的青少年期。在這個時期,年輕人總想問問我是誰,我要去哪里,我的人生目標是什么之類的傻問題。如果父母寬容些,發(fā)展得好一些,就形成“ 自我同一性”,不分裂;發(fā)展得不好,就“ 同一性混亂”,風一陣雨一陣,不知道自己是誰了。

【轉(zhuǎn)學】埃里克森青少年期就差點同一性混亂, 也不是一個省心的孩子。中學的時候,人家都讀個數(shù)理化之類的,他選的課都是藝術(shù)、語言之類的,厭惡常規(guī)的教育。18 歲,人家都讀大學了, 他開始環(huán)游歐洲找自我,邊玩邊寫日記,轉(zhuǎn)了一年回來了,讀了所藝術(shù)學校,然后種種不滿意又轉(zhuǎn)學。


【八段論】埃里克森最有影響的理論應該是他的那個人生發(fā)展八階段理論了。他認為人在不同的人生發(fā)展階段,有不同的任務,解決的主要矛盾不同。主要矛盾不解決,就會帶來問題。例如,為什么大學期間要談場戀愛, 因為根據(jù)埃里克森的理論,人在18- 25 之間,主要解決的是親密感對孤獨感的矛盾,換言之,主要任務是搞對象。所以各位,大學階段能談就談一場吧! 談了不一定成功,不談一定會后悔。

【心態(tài)史學】埃里克森,對,還是這個提出人生八段論的埃里克森,還是一位心態(tài)史學的大家, 寫了兩本經(jīng)典的心理傳記學的著作:《青年路德》與《甘地的真理》;用精神分析分析討論路德與甘地。后來,看到一篇文章,《埃里克森的心理傳記與心理傳記中的埃里克森》,他也被精神分析了,哈哈,黃雀在后!

 

埃里克森:人生發(fā)展的不同階段及其任務

莫問出處 薩提亞

【走市場】薩提亞,就是那個現(xiàn)在很火的薩提亞家庭療法的創(chuàng)始人,20 歲時就已是一位小學校長了,受過精神分析訓練開始搞咨詢,覺得不過癮就創(chuàng)建了家庭治療,老了之后想明白了重點搞企業(yè)啊、政府啊之類的商業(yè)培訓, 近年來進入中國大陸市場,不與高校接觸,主要走市場培訓路線。

【好病人】名家出道都是因為遇到好病人,薩提亞也是。一個精神分裂癥少女,薩提亞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有好轉(zhuǎn)了,不久復發(fā),一打聽她媽有問題;處理一下有好轉(zhuǎn),然后過一段又復發(fā),原來她爸也有問題。 ———這個奇葩家庭怎么回事啊, 一研究,薩提亞家庭治療誕生了。

 


【莫問出處】薩提亞搞家庭治療,但是自己家庭生活一般, 離過兩次婚。一次家庭治療訓練中,有人問薩提亞,“ 你自己離婚過兩次,怎么能指導家庭治療? ”———薩姐很瀟灑:“ 我就是從這種經(jīng)驗中學習的。”

———補充一句,薩提亞并不是一位寫進科學心理學史的人物,她的治療觀點及其干預手段仍有爭議,并沒有受到心理學界普遍認可。


上一篇:心理咨詢師的良心不會痛。 | 欒晶
下一篇:從物質(zhì)中獲得幸福的時代已經(jīng)結(jié)束